热搜: Welcome彩票注册赔率
中新网青海循化8月5日电 题:青海循化:撒拉人家宴宾客“歪果仁”乐尝花式面点
盛夏傍晚,古树掩映着砖墙,撒拉族民居内部,传统中式平顶木雕建筑围成四方小院,盆栽花卉被精心打理、造型别致,院中时闻鸟鸣。
天色渐暗,微风徐徐,庭院中央两张方形木桌并在一起,撒拉家宴开始了。
图为“歪果仁”品尝撒拉家宴。马铭言 摄
今晚,热情好客的马卫国一家要招待几位“远方”的朋友:伊朗知名博主普雅、法国知名博主乐盖曦和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唐一泓。
4日,“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走进中国唯一撒拉族自治县: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循化县依傍黄河,地处青海东部,是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域内撒拉族人口占比达62.7%。
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撒拉族民众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融合周边汉、藏、回等民族餐饮文化,逐渐形成蒸、炸、煮、烤、炒等多种方式烹饪的完整独特的饮食文化体系。
“家宴不单设菜单,以整桌呈现,怎么搭配都有定数。”马卫国是撒拉族饮食习俗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向客人介绍间,七八盘咸甜口味、各式各样的包子摆满餐桌。其中,蜂窝糖包卖相精致,花瓣状的面皮中间填满红绿色糖馅、碎干果,引起“歪果仁”的兴趣。
“很香甜!”唐一泓一脸惊喜,“我们国家也吃包子,但只有肉馅,也没见过这么多形状。”
“包子在中国也很普遍,但撒拉族的包子小巧玲珑,只比核桃大一点。”一旁的循化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拜滨用手比划,笑着说:“每道小小的褶,都是撒拉族妇女心灵手巧的体现。”
圆圆的小油饼撒上苦豆粉,“看起来像法国人爱吃的蛋挞,”乐盖曦笑着说,旁边的油枣炸至金黄、香味扑鼻,“我一直在流口水,迫不及待想尝一口。”
图为“歪果仁”品尝撒拉家宴。马铭言 摄
“这是鸡蛋糕,和炸油枣是一对。”马卫国介绍,泡煮过的红枣裹面油炸,酥脆、软糯的口感和鸡蛋糕的筋道搭配,“两道一起上桌,不仅好吃好看,也是好事成双之意。”
“枣在我的国家伊朗也很常见。”普雅说,过去生活比较贫困,热量高、采摘即得的枣子可及时充饥、补充热量。“在中国新疆、青海少数民族民众的饭桌上,我都见到了这种熟悉的小吃,它被不同地区的人们广泛接受。”
“越普通的食物越有生命力。”马卫国说,撒拉家宴也是以最常见的面粉为原料,“要做出花样,并不容易。”他以馓子举例:“鸡蛋、清油和面适量调配,揉、压、搓、捻、抻,将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圆条放入锅中炸至金黄,每一步都在考验功力。”
搭配花式面食,手抓羊肉、大盘鸡、羊肠灌面、炕土豆等道地美味依次上桌,多种凉拌菜式色彩丰富,挑逗味蕾。“循化县气候湿润、日照充足,除小麦外,蔬果经济作物的种植历史也很悠久,这桌家宴基本都是就地取材,天然、新鲜。”拜滨补充说。
谈笑声中,青海土火锅“压轴登场”,热气升腾间,大家边吃边聊,夜深了。
据了解,“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动以“相约大美青海·溯源黄河之美”为主题,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和中国新闻社青海分社主办,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承办,中国新闻网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完)
中新社广西梧州8月5日电 题:广西千年六堡茶“再出海” 东盟“圈粉”受追捧
季夏时节,广西苍梧县连片茶山郁郁葱葱。在谭爱云经营的茶叶加工厂内,工人们正手工炒制鲜叶,厂房内茶香弥漫。每天有超过7000斤鲜叶在此被加工成六堡茶。
谭爱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谭爱云组建公司,生产销售并推广六堡茶。
图为茶农在茶园内采摘茶叶。(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在清嘉庆年间入中国名茶之列,远销东南亚各国及粤港澳地区,是著名的“侨销茶”。六堡茶制作技艺于2022年底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小时候,父亲总告诉我,茶是有灵性的,承载着制茶人的心血和情感。每一次制茶,都是我与自然的对话,是我把情感注入到每一片茶叶中的过程。”谭爱云称,茶不仅是饮品,更是生活、文化和传承,“我会用一生去传承六堡茶制作技艺,用我的故事让世界感受到六堡茶的魅力”。
谭爱云近年来致力宣传推广六堡茶制作技艺,在她看来,保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是制茶人的使命”。2017年,谭爱云投资建设面积超4000平方米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创建传统制作工艺六堡茶的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实现了茶叶加工全过程流水线作业。如今,谭爱云已将茶叶生意拓至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
图为2023年广西六堡茶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现场。(资料图)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六堡茶曾因运输中断,产销一落千丈。直到步入21世纪,随着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风气盛行,六堡茶消费需求才重新攀升。如今,“复苏”的六堡茶沿着“茶船古道”再出海,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呈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升良好势头。
梧州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梁威龙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梧州市共有茶园31.22万亩,年产六堡茶3万吨,综合产值约160亿元(人民币,下同),品牌价值达44.03亿元。今年1—6月,梧州六堡茶出口东盟货值同比增长117.9%。
“六堡茶具有显著的消暑祛湿、明目清心的功效,被民间视为防病治病的良药。”广西芊河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列华曾带队到马来西亚参加茶叶展销会,亲历六堡茶在海外热销的场面,“其独特的气质和口感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拥有很高评价和认可度”。
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从事六堡茶行业已16年有余。为推动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近年来,石濡菲通过网上直播带货、云课堂、远程教学等方式助推六堡茶线上销售与文化传播,实现非遗“破圈”,吸引众多东盟客商“圈粉”六堡茶。
图为茶农在茶园内采摘茶叶。(资料图片)中新社发 何华文 摄
近年来,梧州市在东盟国家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与东盟国家共同制订六堡茶国际和区域标准,加快六堡茶行销东盟。(完)